Fountain剧本文件格式&语法¶
用 vscode 里面的 Better Fountain 插件
用 Fountain 编剧:从入门到继续入门 - 少数派 (sspai.com)
- FADE IN | 淡入:第一个镜头的开始,象征着「这是一个电影剧本」
- Scene Heading | 标题:对于这场戏发生的时间(日、夜)和地点(内、外景,在哪)的描述
- Action | 行动:剧情事件发生的客观描述
- Transition | 转场:一场戏如何结束转到下一场
- Character‘s First Appearance | 角色的第一次亮相:名字全部用大写字母
- Character | 角色:下面一行就是他的对白(Dialogue)
- Subheader | 副标题:如果一个大场景内会需要小场景的戏,比如客厅里(大场景)的饭桌底下(小场景)
- Parenthetical | 伴随动作:角色在说对白的时候伴随的动作、神态或者特别指明这段对白是冲着谁说的
- Mores and Continues | 跨页对白:前一页在最后补个(MORE),后一页在角色名字后补个(CONT’D)
- Page Number | 页码:第一页剧本正文默认没有页码,从第二页(2.)开始按顺序排
- Intercut | 交叉镜头:在同一场戏中会有不同场景的镜头来回剪切,最常应用:打电话段落
有的情况需要在角色名后加Extension扩展,比如(V.O.)和(O.S.),VO即Voice Over,场景之外角色的声音——旁白或独白,这个好理解,OS即Off Screen是指角色不在镜头内发出的声音,比如说一个角色在书房写作业,这时他的母亲在厨房大喊一声“出来吃饭了”,这就是OS。敲黑板,OS不是中文所说的画外音,VO和OS要分清楚。
还有时候角色名后面会写(CONT’D),即“继续”。两种情况,一种是角色的一段对白被分隔到前后两页纸的时候,这样上页的对白结尾处会有(MORE)的字样,另一种则是同一角色的的话被Action分隔开的时候。这样标注方便了演员顺台词。
补充说明下,在Action动作段落中,每个角色仅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大写名字,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或者逗号之后写上岁数。有需要的时候我们也会标注性别,以及角色的简单描述。后面出现的角色名字则按正常写法书写。
常见的转场包括CUT TO切到,DISSOLVE TO溶解,MATCH CUT TO匹配剪辑,JUMP CUT跳剪等等。传统上许多编剧喜欢以FADE IN淡入,FADE OUT 淡出作为全剧本的开场和收尾,现在并不多见了,如果最后不以淡出作结尾,则需要写上THE END。
经过我的个人尝试,我总结出用 Fountain 来写剧本的几个具体步骤:
- 先敲两个 ##,开始写场号(第一场、第1场、Scene 1 全看个人喜好),换行
- 写一个 =,开始写这场戏的梗概(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达到了什么效果)
- 然后正式开始写戏。先打一个英文句号 .(强制标题),室内还是室外,具体什么地方,日戏还是夜戏(顺序可以按照个人喜好但必须全剧本统一)
- 人物动作、客观的描述性语言直接写
- 有人要说对白,人名前加 @
- 有转场,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