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构图-格式塔心理学

不绝对,但是有倾向

中心构图:常规沉稳,直抒胸臆,容易呆板无活力 三分构图:更富于变化,但是一个主体容易不平衡(可以在对角三分点加入配角) 要留意突出主体的面积占比和朝向:突出主体 or 自闭用法 水平线构图:平稳,空间横向延申 竖直线构图:高耸,空间纵向延申

对角线(倾斜)构图:不稳定,动感,活力,情绪运动

曲线构图:CSI,不规则曲线 前景构图:增加空间感(比如框架构图) 填充构图: 特写,夸张的情绪变化

构图原则

构图本质就是平衡与不平衡,协调和不协调,比如,横平竖直和倾斜,画面中元素在冷暖色调,方向位置,动作神态方面的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但他们最终都是用来帮助作者表达想法的,没有对错只有适合 窃以为构图的本质在于突出主体,传递心中所想。无论何种构图,如果观赏者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甚至是第一眼就关注到摄影师所要表达的主体并被其牢牢吸引,我认为这就算是一张合格的作品。

构图就是**布局**画面元素,从而表现作者意图,突出重点和视觉引导线。

视觉元素:形状,线条,明暗,质感,思想概念

构图原理:对比,节奏,平衡,统一(上述元素的组合效果)

思想内容

美的作品一定对构图有讲究(注意理解上面构图的本质),但不是教条式的运用模板套路。

不要一味去记这些法则,而是理解套路背后的底层原理,在自由的运用,但是初学套路有助于熟悉原理,有助于学习。

要去布局视觉元素,就要先分析一下画面元素的内容。 比如一个远眺的人能代表什么,表现什么情绪,自闭的人,思考的人,或者其实是姿势张扬的快乐的人。 一个苹果,鲜红色还是腐烂的,拿在小女孩手上,还是背在老妇的萝筐里?

结果构图还是跑到构成上面去了(或者说本身就是紧密联系,彼此融合的) 对比,构图,格式塔心理学。

当然结合不同领域的成本与效果特别好的套路还有审美相互塑造,会产生不同领域各自的使用套路

常用元素

  • 前景,中景,背景
  • 主角,配角,背景,留白

小技巧

- 多看多分析好作品,比如经典名画,大师摄影,大佬插画,红蓝P站/A站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