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V大预科作业第5-6周补充

来源: B站, 公众号1, 公众号2


@victor-cloux《预科作业3.0》第5-6周-补充

  • 笔记有我个人理解、请务必看完视频教程再看我的笔记

  • 笔记会有V大公众号内容的补充、已获得公众号内容摘编授权

  • 微信公众号文章精选留言也会有V大的提问解答、可以去看看

  • 微信公众号【MadlineCG艺术实验室】

794:05《预科作业 3.0》—— 绘画基础自学练习教程 (转载,已获V大授权)14.6万2621岑轩漠

〓【透视解答】

img

  • 这张图实际上只有最中间那个盒子画对了

img

  • 当我们视线垂直于盒子正面的时候是看不到其它的面的

img

  • 这张图里有三种透视盒子

img

  • A完全正对着房间里的一堵墙、消失点不会在房间外面、同时视平线要在房间里面

img

  • 当视平线不在房间里的时候就会看到第三个面、近大远小的规律往下有个透视、所以A比B要长

  • 所以一点透视仅适用于平视、A这种正面房间里的一堵墙、消失点和视平线在房间里的情况、其他情况不要用一点透视

img

  • 两点透视也要在视平线上、如果带有仰视俯视就是三点透视

  • 只有B的盒子才是两点透视、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视线不是正视盒子的正面、而是能看到两个面、所以两个面都会有各自的消失点

  • 所以当物体处于视平线上并且我们的视线能看到两个面的时候、这种情况就用两点透视

img

  • C的盒子已经不在视平线上了、所以有左右两个消失点的同时、多了第三个消失点、这是三点透视

img

  • 理论上这张图的盒子没画错、但是左上右上两个盒子畸变太严重、也就是透视没错但是画出来不好看

  • 原因就是消失点定的太近了、所以我不推荐把消失点画出来、因为要画到自然的角度消失点会在画面外很远很远的地方、消失点拉远了之后盒子的角度也会变大

  • 不过有的时候也会用到这种透视角度、所以这也没有画错

〓【抓型解答】

img

  • 这个同学把自己的问题写的很明白、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 关于抓型步骤的思路是对的、但是画图还是要放松一些、没必要这么死板

  • 不要在原图上做任何辅助

  • 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复制一张图片、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复制的行为去锻炼抓型的能力、所以不要随便的用一些方法给自己的练习降低难度、这样对自己没有好处、负重前行反而会更好

  • 就比如为什么要健身、举哑铃的目的不是举起哑铃、是用举哑铃的行为锻炼自己的肌肉

  • 关于复杂图形、其实简单和复杂差别并不大、当我们遇到复杂的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取舍、不能因为是复杂的东西你就不用画简单东西的方法、然后从一个局部开始扣

  • 取舍就是选取最底层的部分和舍弃一部分细节

img

  • 注意层级关系、从大形到细节、一层一层往下走、这种技巧虽然不能让你百分之百准确、但是能让偏差小一些、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img

  • 首先就是包裹、画过素描静物的同学应该都会这个方法、把参考看成一个整体、避免整个形发生大的偏差

  • 有些人从一个苹果开始画、画着画着整个画面的比例都错了、然后有东西放不进画面了、原因就是一开始的包裹没做好

  • 这些细碎的细节、小鸡、瓶子之类的和你一开始画包裹没有任何关系、完全可以把小鸡看成一个个圆形、然后在包裹中找到这些圆的分布位置、定准了位置之后再画细节

img

  • 同时不要把细节只看成细节、细节是整体的一部分、所以实际上细节还是用层级关系、还是一样的先抓大形再往下、到下一个细节

img

  • 裙子也是一样的、首先概括形状、然后再画褶皱

〓【色块复制解答】

img

  • 这个同学步骤和用笔都很好、我见过一些同学形都不准就开始玩笔刷、真的意义不大、这个同学步骤就很好、用笔也很果断、每一步目的都很明确、先忽略一些东西、再加上这些东西

img

  • 但是最终深入的时候出了问题、比如帽子这条线就没画准、这些东西比很多小细节要重要的多、因为这个没画准后面的都画歪了

img

  • 五官并不比其他地方特别、它只是结构而已

  • 用抽象视角、包裹住脸、然后定出五官的位置、这个同学包裹就没画准、然后过于去抠五官、不要看成具象的物体、不要过早的去暗示自己现在在画很重要的部分、它只是像素而已

  • 这种情况第一个原因就是大形没抓准、第二个原因就是进入小的形的时候你把它当成细节了、没有把它当成形状

img

  • 还有一些问题就是颜色不准、之前说判断颜色先看色相和饱和度、然后再看明度、因为你先考虑了明度、所以你的色相和饱和度没抓准

img

  • 这张图也是一样的、从大形上来看已经能达到75%左右了、但是画到脸这些地方就出问题了

img

  • 我们要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把物体当成内容来看、是不是脸不重要、所以要提高要求不要随随便便的画

img

  • 这张图整体感觉不对、你不要想什么大气透视之类的、我们现在不是学原理是学对比、所以看这张图的时候、只需要判断这些颜色的数值即可

img

  • 第一、在大形阶段花大量时间、拿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的时间认真抓大形、后面就不会一直修改形

  • 第二、画到细节的时候、学会抽象视角、不要觉得自己在刻画、很多人对刻画有误解、觉得刻画就是收尾状态了、其实刻画只是面对更小的整体而已、跟你画大形没有任何区别

  • 很多人一开始能做到抽象观察、放大之后看到细节就做不到了、所以这是新手和有经验的人的区别、有经验的人从头到尾都可以保持抽象状态去观察画面

〓【色彩倾向解答】

  • 因为色彩倾向是比较感性的练习、也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有好多同学来问我问题

img

  • 我个人觉得不需要有具体的数值、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练习色彩感觉、一方面可以用在写实的创作里

img

  • 这里有一堵墙、绿色的草地和太阳、阳光照到草地上、草地反光到墙上、也就是说砖红色的墙受到了绿色草地的反光、形成了另一种颜色

  • 实际上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并不会去想形成的这个颜色要精确到什么数值、我们会根据整张图的审美、或者色彩组合要怎么样更好看、然后决定、甚至在潜意识里决定这个颜色是偏暖的还是偏冷的

  • 我们学一个东西是为了拿去用、用的时候不会这么纠结、学的时候也不要这么纠结、脑子里大概有一个基本想法就行了

  • 我自己在创作的时候一般会考虑一个大概的冷暖、饱和度是高还是低、这样就足够了、比如春天的草和秋天的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草明度高、反光也会更亮更暖、秋天的草开始枯萎、反光的饱和度就不会很高

img

  • 可以这么做、并不需要数值

  • 有时候3D渲染出来的颜色不好看就是因为3D只能解决真实的问题、并不能解决好看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一些练习把自己的眼光练出来、所以3D即便很强、但是对于色彩构成3D是取代不了的、所以要避免僵化的看待色彩

  • 还有同学问我能不能把这个倾向色理解为光、用一个红色手电筒去照射一块颜色、然后这块颜色变成了偏红的颜色

  • 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是只有这样才行、有很多老师会教你们一个套路、这么干有效、但是不是只有这么干才有效

  •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一道光照下来让颜色倾向了、也可以用自己的色彩感受去脑补出倾向后的颜色、而且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调动自己的色彩感受去画会比较好一点、因为这个练习就是偏感性的

img

  • 这张图能看出来是倾向绿色、但是倾向完了之后里面有一些东西不太对劲、明度对比被改变了

  • 比如这几个部分应该是对比强烈的颜色、所以中间那块B颜色是单独一块、而上下的A颜色成为一个系列、倾向完之后中间下面那块A颜色变成B颜色了、对比改变了

  • 所以你要保证你倾向完之后原图对比强烈的、还是保持对比强烈、原图对比弱的、倾向之后还是对比弱

  • 比如右上角的绿色和褐色、除了色相不一样、它们明度对比很弱、倾向之后的颜色明度对比就更强了一些

img

  • 软件调整过后的画面就保留了原图的基本对比关系、强的还是强、弱的还是弱、所以这个练习的目的就是如何把颜色全部改变的情况下保持原来的关系

  • 但是也不需要做到和软件调整过后的一模一样、只需要做到倾向一个颜色、画面整体对比正确、颜色和谐就行了

img

  • 当你有这个意识之后再看画面、比如左边的两个对比稍强的色块、倾向之后对比就变弱了

img

  • 不需要保证倾向之后的明度和原图一模一样、但是基本的序列要是一样的、也就是画面整体对比是对的

  • 比如ABCD4个色块分别是5432、你可以画成4321、也可以画成6543、这两种情况就是整体变暗和整体变亮、画面基本关系没变、但是如果其中的一些顺序颠倒、或者误差过大就不行

  • 当你理解了掌握了这个东西之后对你以后创作的帮助是很大的

〓【饱和度解答】

  • 饱和度一直被说成是高级的东西、因为儿童或者是没学过画画的人使用颜色的时候大部分是没有饱和度这个概念的、一般都对色相的感觉比较强、比如树叶是绿的天空是蓝的

  • 当你开始注意到饱和度的时候、就开始变专业了、经过专业的训练你才能控制好饱和度、所以在这个练习里要多关注饱和度

img

  •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一些色块放在一起显得特别刺激、或者说刺激的有点过分了

  • 比如这两块颜色往冷色倾向之后、从视觉效果来看冷暖对比变得更刺激了、原图基本上只是明度对比、两个颜色都是暖色

  • 当倾向之后两块颜色变的很奇怪不协调的时候、就可以考虑把其中一块颜色的饱和度调整一下、让画面协调起来

  • 找图的时候不要找色相特别鲜明的参考、因为那样练不到的、所以我给你们准备了很多低饱和的图、所以不要只会画鲜艳的颜色

  • 要敏感的捕捉眼睛对色彩的刺激、比如撞色就是把两块对比很强的颜色怼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当然还有温和的刺激、所以你要去感受这些颜色、把这种感觉从原图复制到倾向之后的画面

img

  • 这两块颜色就不是很舒服、紫色和绿色在色轮中是强对比颜色、原图中红色和黄色并不是强对比颜色、所以倾向后的颜色显得很突兀

〓【颜色和谐】

img

  • 同样的这些总结只是参考、只是思考方式、不一定要按照我的来

  • 第一就是养成不断调整和实验的习惯、你画好一个倾向之后不要停、因为一开始画的颜色可能会有一些奇怪的问题、感觉哪里怪怪的、所以你要继续去调整它、我的书里写过、好的东西好的设计都是调整出来的、不是说一次就画对的

  • 有些大佬一次就能画对画好看不是因为他牛逼、而是因为他画过很多类似的东西、已经有很多经验、但是你没有经验、所以就要不停的调整、你可以复制一份再进行各种尝试、结果无非就两个、变好了或者变差了

  • 创作也是一样的、实际上我画的创作是很少的、但是我进步快的原因就是因为我画一张图得到的经验比别人高一些、我会一直推敲、或者说相比最后画成什么样、我更享受这个推敲的过程

  • 推敲的过程其实在验证你的思考方式、这是行动和思考的融合、所以不要当理论派、当你调整之后、变好了说明你进步了、变差了也获得了经验、当然有些时候怎么调整都不好看就不要钻牛角尖

  • 第二就是保持明度序列、之前已经说过了、不需要和原图一样的明度、但是最基本的序列是需要一样的、并且保持原图的对比关系

  • 第三个就是色相的偏移一般是用较短距离的方式、但是也可以试试其他方式

img

  • 比如黄绿色的固有色、要把它偏向绿色、到底是顺时针选择还是逆时针选择、一般情况下是跟目标颜色比较短的方向去走、不会往长的方向去走、因为要绕一大圈、也就是原先的颜色和目标的颜色会走短的路径、但是也不一定非要这样、你完全可以大胆去试其他方式

  • 我个人觉得很多东西尤其是构成类的东西并没有标准答案

  • 第四个就是饱和度的调整不是本能的、但这也是这个练习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 因为调整饱和度是比较专业、比较难的、如果两个颜色放在一起很怪、除了调整色相之外就是调整饱和度、一般会很有效果

  • 有句话叫红配绿赛狗屁、但是实际上有很多红配绿也好看的设计、经过不断的调整、让红色和绿色和谐了

  • 比如色轮180度的两个对比色怼一起看起来很刺激、可以调整其中一个颜色、或者两个颜色都往其他色相偏移一部分、然后调整饱和度、这样就会好很多

  • 不要觉得有什么配色是完全不行的、只要多去调整都会很好看、所以这就是色相和饱和度的重要性

  • 第五个就是不要过分理性、多调动色彩感受、不要考虑太多数值

  • 很多人对我有个误会就是觉得我是在用理性画画、实际上我只有在表述的时候是理性的、因为感性是无法表述的、比如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跟你讲我画图的时候的感觉、我估计你一下子就懵掉了

  • 我自己画图的也是感性的、只不过我总结经验分享的时候是用理性去告诉别人的、这样别人才比较容易接受

  • 色彩倾向并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不要过分的去追求哪一个是最正确的、谁画的比我好、他的颜色和我不一样、所以他就是正确的、不是这样的、好看的图都有共同点、但是可能并不会一模一样

〓【完成度解答】

  • 多画多练、很多人在画练习的时候缺乏这些基础训练、等到自己画创作的时候一点审美的感觉都没有

img

  • 在画这些练习的时候把完成度适当的提高一些、你不要看这些图都是没意义的图形、但是这些图里有一些对比、比如锐利的对比、

混合的对比、所以尽可能的去尝试一些笔刷、尝试一些用笔方式

  • 在这些小图里面去尝试这些东西成本很低、如果你在创作的时候去尝试、如果失败了你的创作很可能就画不下去了、所以尽可能利用这个机会多去做实验、找到感觉

  • 最后就是画图多动脑筋不要死画

〓【补充部分】

  • 本笔记记录视频内容、为了看起来更连贯摘编一部分公众号内容、标点符号正常的就是公众号内容wwwww

  • V大公众号发的内容和视频内容有微妙的变化、所以两个都看更完整

《预科作业3.0》第五-六周-补充

https://mp.weixin.qq.com/s/0WZ5bzPcR5QtYe4d2QNSag

《预科作业3.0》第五-六周-补充2

https://mp.weixin.qq.com/s/KrfxNMLoMga77yt0DCcpDQ